壁瓶呈扁形,敞口,长颈,鼓腹,圆圈足,颈部饰双耳。通体以红釉为地,珐琅彩绘锦上添花纹样,锦上添花之艺,中外皆有,乃以分层划花之法,强调饰地之间的对比,在中国始见于宋代,尤以耀州及磁州窑为名。有清一朝,用诸瓷器之上,则乃于已施釉烧成之白瓷上,先罩彩,再剔去饰纹部分之彩料,露出白瓷,以续加彩色。
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所制瓷器,纹饰极尽繁缛,洋彩色调秾艳丰富。此瓶色彩鲜丽,花纹精细连绵,诚为乾隆御瓷风格之典范。此类瓷器称洋彩瓷,着色技巧学自西洋画法。康熙年间,欧人来华谨见,画师艺匠既引入珐琅丽色,也带来欧洲当时流行之设计及纹饰图案——洛可可艺术。康雍两朝宫廷审美均趋庄严肃穆,此西洋风格则为之注入一股清心活泼气息,至乾隆一朝,以珐琅料着色之洋彩瓷作更上层楼,精益求精。